您當前位置:網站首頁 >> 其他行情 >> 正文

蔬菜價格如何穩(wěn)


來源:農資1號網      分類:其他行情      時間:2012年8月31日      閱讀次數(shù):

全國農業(yè)網訊:我國一家一戶的小農生產模式中,農產品市場的供給方是大量的個體農民,他們在獲得市場信息方面處于弱勢地位,零散的生產供求信息和有限的生產決策能力導致個體農民難以預測未來產品價格并做出準確的判斷。個體決策機制帶來生產的盲目性,導致農產品價格異動。在信息匱乏的分散決策模式下,周期性的農產品價格波動和交替出現(xiàn)的買難賣難現(xiàn)象難以得到根本性的解決。

農產品價格異常波動的情況在世界各國普遍存在。美國的解決辦法是提高農業(yè)生產集約化程度。日本則是由農協(xié)承擔集中采購生產生活資料、指導生產、統(tǒng)一銷售等職能,解決農民分散決策的問題。我國的農業(yè)生產和農產品市場具有自身的獨特性,照搬任何一種模式都不可行,但可以借鑒美日經驗,著力提高市場組織化和信息化程度,實現(xiàn)傳統(tǒng)的“小生產”與現(xiàn)代的“大市場”有效對接。

加快推進農民合作組織發(fā)展。當前,必須緊密結合我國農村現(xiàn)實情況,建立農民自主合作組織,發(fā)揮農業(yè)經紀人掌握信息、了解市場的優(yōu)勢,使其承擔起組織農民生產,協(xié)助農民銷售的職能。在有條件的地方,還應當充分發(fā)揮我國特有的供銷社體系在農產品流通中的骨干作用。

在加強農產品信息體系建設的同時,適度發(fā)揮政府的調控引導作用。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政策的過度干預不但無助于穩(wěn)定農產品價格,反而會人為擾亂正常生產周期,加劇價格波動。

當前,成本上漲導致農民“賣難”與市民“買貴”并存。蔬菜、水果、肉禽蛋等遠距離、長途跨區(qū)域運輸?shù)谋戎卮鬄樵黾,能源消耗與運輸成本成倍增長。同時,隨著城鎮(zhèn)化步伐加快,城里房租上漲,農產品采購、存儲、銷售的經營成本、人工成本和生活成本也隨之大幅度上升。這就是為什么近年來農民“賣難”與市民“買貴”并存,產地菜價大跌,而銷地依然價格堅挺的重要原因。

鮮活農產品市場存在著規(guī)律的波動周期,不可能完全消除價格波動,但因勢利導,最大限度減少農產品市場的大起大落則完全可能。

首先,對農產品市場要實行反周期調控,即在市場價格低谷、即將供不應求時進行調控。市場價格信號引導供給最弱的時刻,正是政府發(fā)出強烈信號的最佳時機。其次,對農產品實施反周期調控,要把主要注意力放在提前數(shù)月對農產品生產、流通的先行指標的監(jiān)測上。這些先行指標包括:種植面積,農民種植養(yǎng)殖意愿,農資、肥料、種子的價格走勢和農民的采購情況等。此外,還要強化政府前瞻性的綜合服務能力。要聯(lián)手構建信息共享的多部門聯(lián)席會議機制,以農產品生產、流通的先行指標為基礎,以信息化為主導,廣泛建立商貿信息共享的平臺,通過主流媒體分品種適時發(fā)布權威性的供求動向信息,提供蔬菜食品供求、成本、價格走勢等預測信息的指導和服務,降低中間商過高的交易成本和生活成本,為批發(fā)商和“農超對接”減負。

當前,信息遲滯使農民“種菜就像賭博”,增加了蔬菜供給的不確定性,是導致蔬菜價格波動的主要原因。拋開氣候的無常,城市邊界拓展以及各種征地占地計劃使蔬菜種植面積不確定;大棚栽培使每一季的蔬菜品種大大增加,別人種什么、種多少更難預料,小農生產決策難度增大;流通渠道的現(xiàn)狀,也加劇了農民“種菜就像賭博”的情況,僅運輸所耗時間就足以使信息延遲到失真,同時流通渠道存貨的比重增大,零售終端價格信號反饋到生產端時,已經遲滯。對于在生產周期中無法強制停產的農產品來說,消除信息遲滯的影響所需時日更長,而播種時機又不容猶豫,蔬菜生產安排不確定性增大。

信息不暢,價格就會被扭曲。解決蔬菜價格問題,政策的著眼點應該是調整生產和流通信息反饋系統(tǒng)。首先,需要由專業(yè)機構收集、處理和定期發(fā)布信息,提供高質量的信息服務。這應該由各級政府牽頭。其次,強化農民組織,實現(xiàn)蔬菜生產運銷的組織化規(guī)模化。農民團體可以從生產信息發(fā)布和市場需求信息反饋兩方面減少信息失真,加強小農戶的信息可靠性和抗風險能力,降低供給的不確定性。最后,要打破買全國賣全國的蔬菜生產流通格局,縮短信息傳遞渠道。建立省域范圍內的地產地銷體制,至少葉菜類如果基本實現(xiàn)本地供應,將會大大降低供給的不確定性。
http://flamewebsite.com/hangqing/16654.htm
歡迎轉載,轉載請保留以上網址

北京正開天力肥業(yè)有限公司
相關信息
河南立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供求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