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位置:網站首頁 >> 農資行情 >> 正文

2012武漢櫻花節(jié)時間地點交通詳細介紹


來源:農資1號網      分類:農資行情      時間:2012年3月13日      閱讀次數(shù):

2012武漢櫻花節(jié)就要到了,在這個櫻花爛漫的時節(jié),你何不帶上朋友一起去郊游呢,那么想要知道準確的開放時間,請關注以下內容:
2012武漢櫻花節(jié)一般是3月15-17號開幕,維持20天左右,在武漢大學盛開。
門票:免費
交通:乘515、402、522路到洪山禮堂下。住在洪山禮堂附近的,或者過去交通很便利的市民實在不容錯過。
堤角公園江南水鄉(xiāng)的朦朧
堤角公園是武漢第一座江南園林風格的公園。這里的櫻花美景就像蘇州評彈一般柔美。
園內小橋流水,仿古樓榭。排排的柳樹,碧湖環(huán)繞的蓬島,園內道路迂回曲折,竹林小徑隨地勢起伏。在開闊處盛開的櫻花,就像一首短暫的歌曲,匆匆而來,又匆匆離去,如同吳儂軟語娓娓動聽,令人動心。
門票:免費
美食:這里也因美食牛骨頭而聞名。賞花之后,嘗嘗香辣的牛骨頭,眼前有美景,口中有美味,也不枉此行。
交通:乘509、717、211、412、212路到堤角邊下。
3月份去武漢看櫻花,已是近幾年來國內賞花游的一大熱潮。每年3月中旬的櫻花節(jié)期間,武漢大學、東湖磨山公園等賞櫻勝地人山人海。尤其是武漢大學珞珈山上,櫻園老齋舍前的“櫻花大道”,近200株櫻花沿著300余米的大道同時綻放,蔚為壯觀。與此同時,東湖梅花仍在開放,屆時可在武漢梅櫻共賞。
武漢櫻花節(jié)歷史:
20世紀30年代,初創(chuàng)的國立武漢大學在珞珈山大興土木,辟山建校,逐漸將這片原本亂石叢生、墳冢遍地的荒山野嶺,變成了世界上最美麗的大學校園。經過9年的植樹造林,珞珈山林木蔥蘢,花叢掩映,成為華中最好的植物園,被郭沫若盛贊為武漢三鎮(zhèn)的“物外桃源”。然而,正當武大的發(fā)展勢頭蒸蒸日上之時,日寇悍然發(fā)動全面侵華戰(zhàn)爭,中國軍隊節(jié)節(jié)敗退,半壁河山很快淪于敵手。至1938年初,武漢形勢吃緊,武漢大學亦是岌岌可危。這時,郭沫若來到武漢開展抗日宣傳工作,并于4月底住進了珞珈山。而在此時,為了躲避戰(zhàn)火,武大正在舉校西遷到他的家鄉(xiāng)——四川樂山。10月底,武漢三鎮(zhèn)淪陷,武大珞珈山校園亦遭日軍侵占。
早在1938年7月,當武大校長王星拱和遷校委員會委員長楊端六率領最后一批師生離開珞珈山前夕,曾委托以湯子炳(又名湯商皓)先生為首的五位教職工留守護校。從湯先生的回憶中,我們可以推算出,日軍從本國引來櫻花樹苗在武大校園栽植的時間,最早應是在1939年。一般認為,日軍在此種植櫻花的主要目的,是為了緩解住在這里休養(yǎng)的大批日本傷兵的思鄉(xiāng)之情,同時亦有炫耀武功和長期占領之意。因此,珞珈山的這第一批櫻花,可以說是日本侵華的罪證,國恥的象征;同時也是今日武大櫻花的緣起。
據當時留守校園的武大老一代園林工人回憶,日軍當年在武大種下的日本櫻花不超過30株,主要分布在今天的櫻花大道上。抗戰(zhàn)勝利后,武大于1946年10月復歸珞珈山;1947年3月,武大生物系師生觀察發(fā)現(xiàn),校園里共有28株櫻花樹開花,它們均勻地分布在老齋舍三個拱門之間及其兩側的四個門棟前(每個門棟前各有7株)。到了1949年初,有人建議將櫻花樹砍掉,而當時駐守武漢的國軍將領張軫師長被中共地下黨策反,于3月份投誠后表示,武漢大學是座寶庫,里面的一草一木都要保留,于是櫻花樹得以保存。1957年,武漢大學主管部門對這些櫻樹進行了更新。1973年,武大農場又從上海引進了一批山櫻花,同時再次更新了已老化的櫻樹。由于櫻花樹的生命周期很短,一般只有二三十年,1939年由日本人種下的第一批日本櫻花,50年代更新時已基本死絕,因此,我們今天在武大櫻花大道上所看到的日本櫻花,已遠非當年日軍所留下的花種了,而多為原種的第二、第三代。近20年來,武大園林工人還不斷對其進行補栽。日本國的櫻花再次來到武大珞珈山,已經是30多年以后的事情了。但這次已非國恥的印記,而是和平與友誼的象征。1972年,中日邦交正;毡臼紫嗵镏薪菢s訪華,向周恩來總理贈送了1000株大山櫻,其中800多株留在了北京,種植在玉淵潭、植物園及陶然亭等京城幾大公園里(雖然呵護有加,但絕大部分櫻花還是死去了),100株植于周恩來曾居住過的南京梅園新村;由于周恩來也曾在武漢大學居住過,于是中央有關部門便將其中50株轉贈給武漢大學,由園林部門栽植于半山廬前,1976年開花。1983年1月15日,為紀念中日友好10周年,日本京都府日本友協(xié)和日本西陣織株式會社的遷先生向當時在京都大學學習的武漢大學生物系教師王明全贈送了100株垂枝櫻苗,經王明全轉贈給學校后,栽植于楓園三舍南側公路邊和櫻園附近,1986年全部開花。1992年,在紀念中日友好20周年之際,日本廣島中國株式會社內中國湖北朋友會砂田壽夫先生率團訪問武漢大學,贈送櫻花樹苗200株,后栽植于八區(qū)苗圃,現(xiàn)今武大校園各處的櫻花樹苗,除武大園林工人自行培育的之外,大多都來自于此。
80年代,武漢大學綠化委員會成立后,對校園內的櫻花樹進行了全面、合理的布局,擴大了櫻花的栽植地段,使櫻花樹從櫻花大道及其道下的廣闊地帶,逐步擴展至鯤鵬廣場、第四教學樓、人文科學館以及行政大樓等處。1989年春,武大園林科從東湖磨山植物園引進云南櫻花16株,栽植在校醫(yī)院前公路北側。1991-1993年,這些櫻樹共生櫻苗近600株。1995年,武大校友、湖北省農科院研究員張朝臣研究出試管櫻花,大大縮短了櫻花的生長、開花時間,很快受到園林部門的青睞。時至今日,武大校園內已有櫻樹1000多株,內含日本櫻花、山櫻花、垂枝櫻花和云南櫻花共四個植物學種和十多個栽培品種或變種。
總之,自1939年櫻花在珞珈山落戶,至今已有60多年的歷史。多年來,武大幾代園林工人對其精心培育,并為此耗費了大量心血。櫻花的栽培管理、育種已成為武大園林工作者傳統(tǒng)研究方向,并在人為“延長”櫻花花期的工作上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另外,武大還經常將自己繁殖培育的各種櫻花品種贈送給其他兄弟院校和社會單位,如1988年就轉讓16株名貴品種垂枝櫻花給當時的中南財經大學(現(xiàn)中南財經政法大學首義校區(qū)),在財大的思園落戶生根,1991年又轉讓200多株3個種、近10個品種的櫻花樹苗給北京玉淵潭公園的櫻花園,F(xiàn)在,武大園林部門正在繼續(xù)努力采取有力技術措施,保護櫻花,并不斷繁殖和培育新的櫻花品種,以求更進一步地美化珞珈山校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