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的無人機有著巨大的能量。
日前,湖北省第五批“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名單揭曉,9歲的湖北電鷹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稱“電鷹科技”)躋身“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名列。
作為國內領先的工業級AI無人機、無人車研發生產企業,電鷹科技主要技術團隊來自麻省理工學院和華中科技大學,核心團隊中有3人入選“武漢光谷3551人才”。電鷹科技用小小的無人機連接起了無數行業,飛翔在數字城市、測量測繪、地質勘察、災情調查、電力巡檢、公共安全、森林防火、石油勘探、電力巡查、交通監測、光伏巡查、海事巡防等不同領域。
從1958年我國空氣動力學研究的先驅者范緒箕先生提出研制無人機的構想至今算起,60多年來中國無人機發展已見成效,耕耘其中的電鷹科技選擇的正是工業級無人機的發展方向。
9年電鷹
在武漢光谷有一朵酷似馬蹄蓮的“武漢新能源之花”——武漢新能源研究院大樓,這是目前我國最大的綠色仿生建筑。在這朵“花瓣大廈”里,停駐和孵化了大批高新技術產業企業,其中就包括電鷹科技。
2014年12月,一對好朋友出資500萬元創辦了電鷹科技。他們一個是曾經在電子電器領域創業多年的企業家蔡曉東,一個是當時剛剛歸國的理工科學霸何力波,兩人在無人機領域一拍即合。
那時候蔡曉東已經快40歲,在當時的大學生創業浪潮當中并不算年輕。同時,無人機領域的創業也十分費錢。2015年2月,團隊打磨出第一個樣機,可在陽光明媚的天氣里,他們只看到試飛的無人機從空中跌落,無人機的零部件被摔得粉碎,這意味著單機研發的8萬元費用“打了水漂”。
經過多次試驗,2015年5月,電鷹科技第一款無人機“EMH-6”量產,并應用于電力、公安等行業。這是一款可垂直起降、自主導航飛行的多旋翼無人機,具備自動起飛、自動降落、定點懸停、自動爬高、失控保護、一鍵返航、自動巡航等功能。
此后,電鷹科技的技術創新和行業地位一路飆升。
2016年,電鷹科技通過中國民航局審核認定為“無人機培訓機構”;2017年公司遷入武漢地標建筑馬蹄蓮大樓;2018年在北京中關村發布“電鷹AI無人機”;2019年,電鷹科技入圍工信部人工智能技術揭榜企業;2020年入選工信部新型信息消費示范項目,并被評為武漢市抗疫先進企業;2021年6月入選武漢市數字經濟人工智能應用場景示范企業,10月入選國家應急管理部應急技術揭榜企業;2022年“電鷹無人機”入選湖北省10廳局聯合推薦創新示范產品;到2023年4月,電鷹科技入選2023年湖北省第五批“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成為眾多高新技術代表企業當中的一個。
官網顯示,通過數年自主研發,電鷹科技已取得50余項專利和技術成果,開發了多傳感器融合的無人機避障感知系統,讓無人機實現智能仿生集群、目標追蹤、多任務探測等功能,同步開發了多款數據處理分析及數字孿生軟件,搭建了軟硬件結合的數據服務技術閉環。目前,電鷹科技主要專注于電力、光伏、風電等能源巡檢,環保、林業、水利等生態監測巡查,公安、交通、城管、消防滅火、應急救援等公共安全服務,以及無人機物流、無人機空中清洗建筑外墻等飛行作業應用。
走進百業
據了解,作為工業級AI無人機研發企業,電鷹科技的業務最先從電力巡線做起,繼而發展到電力架線、光伏巡檢、風塔巡檢等業務,再從能源和電力領域向外拓展打開了多個行業的通道。
2015年,跨越大半個中國的“新疆昌吉至安徽古泉11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線路”用上了電鷹無人機,這條全長3324千米的特高壓輸電線路,為了“疆電外送”直抵華東,創造了多項“世界之最”。
這項特高壓建設項目的主要實施單位新疆送變電工程公司,向電鷹科技采購了5套電力架線無人機,解決了特殊地帶的電力架線問題。能為國家重大項目出力,讓蔡曉東非常自豪。
他說,電力架線,就是把高壓塔之間的電力線拉起來,但是在跨山、跨河、跨峽谷、跨沙漠時,架線耗時會特別長,而且難度極大。以前電力架線完全靠人拉,現在用無人機就能解決問題。
“別看這小小一架無人機,拉5公斤、10公斤沒問題。先用一條細細的塑料繩子(迪尼瑪繩)作牽引,細繩拉粗繩,粗繩拉電纜,就這樣完成了架線工程。”蔡曉東表示。
除此之外,電鷹科技在光伏巡檢、抗擊疫情、應急救援、防汛搶險、森林防火等領域都留下了無人機航行的痕跡。
據了解,電鷹科技曾在2017年帶著“EHM-6 多旋翼無人機”前往大沙漠,協助寧夏中衛某知名光伏電站進行光伏巡檢。電鷹科技AI無人機利用雙光(可見光與紅外線)LTE實時傳輸高清畫面、熱斑自動識別軟件、無人機光伏巡檢自動化等多項技術,方便快捷地進行了光伏板航拍、輸電塔航拍、升壓站設備航拍等各類巡檢檢查任務,并提供了清晰可靠的視頻和照片數據,用于用戶后續數據處理和故障的分析。
在2022年底,電鷹科技成為鄂西片區巡護服務商,負責宜昌市、恩施州及神農架林區三地森林防火巡護。為此,電鷹科技巡護項目組派遣多支小分隊駐場開展巡護服務,無人機飛躍“華中屋脊”,同時結合公司自主研發的AI軟件,在200米高空實時識別火源并進行預警。
類似的案例數不勝數。2020年初,電鷹科技助力抗擊新冠疫情,為疫情重災區之一的黃岡市浠水縣部分地區實施了無人機噴灑消毒水和無人機空中管控喊話,累計起降數十架次,作業面積超過5平方公里;同年10月,電鷹科技參與長江三峽樞紐河段交通備戰演練,通過無人機組合式巡查模式,快速實現水面應急救援。2021年底,電鷹科技入選應急管理部選防汛搶險急需技術裝備揭榜攻關名單,通過無人機堤防險情隱患快速巡查系統助力防汛搶險。
從森林到沙漠,從山地到城市……小小的無人機在不同領域留下了不可替代的印記,電鷹科技也借助工業級AI無人機連接了千行百業。
千億市場
當前,無人機行業迅速發展,“無人機+”的潛力不斷被挖掘,市場對無人機產品在工業應用領域的接受程度越來越高,行業需求呈現“井噴式”趨勢。
2017年發布的《工業和信息化部關于促進和規范民用無人機制造業發展的指導意見》指出,到2020年,我國民用無人機產業持續快速發展,產值達到600億元,年均增速40%以上。到2025年,民用無人機產值將達到1800億元,年均增速25%以上。
2022年11月9日,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發布的《通用航空產業發展白皮書(2022)》指出,2021年全球民用無人機市場規模超過1600億元,同比增長61.6%,其中工業級無人機占60%左右。隨著下游應用領域的不斷擴大,未來將繼續保持增長,預計2025年將達到5000億元,工業級無人機市場規模占比將超過80%。從國內到全球,無人機市場正迎來巨大的發展機遇。
作為無人機領域當中的一員,電鷹科技也明顯感受到了其中的發展變化。2022年3月,湖北省無人機行業協會在武漢正式成立,其發展愿景是助力無人機相關企業,推動湖北無人機行業發展。
其中,電鷹科技被推選為湖北省無人機行業協會會長單位,公司創始人蔡曉東當選為協會會長。與此同時,一批又一批的參訪團隊來到“武漢新能源之花”,進入擺滿無人機的電鷹科技,各方人士共同探討科技、產業與行業賦能。
中國工程院院士劉大響曾指出,中國無人機行業未來的市場容量十分可觀:“到2023年,無人機行業市場規模將超過千億元,年復合增速超過60%。”
劉大響認為,中國無人機行業具有覆蓋面很廣的產業鏈,其發展的三大驅動因素為:技術的領先、政策的支持、投資的爆發。
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無人機產業這條“千億級”乃至“萬億級”的產業賽道正呈現出積厚成勢、加快躍升的新氣象。
要硬件也要軟件
無人機的發展歷史要追溯到1971年,美國人皮特·庫柏(Peter Cooper)和埃爾默·A·斯佩里(Elmer A. Sperry)發明了世界上第一架無人機。
此后,隨著電子技術、自動控制、空氣動力學、材料學、人工智能等多個領域的研究突破和飛速發展,無人機也逐漸具備了更多的使用場景。一架架無人機開始走向千行百業,走向普通消費者。
產品方面,電鷹科技研發制造的固定翼、多旋翼、無人車等多類、多款產品,以其不同的無人機系統及產品特性、起降方式貼合了不同行業的用戶需求,而在這些曾“身經百戰”載譽歸來的無人機產品背后,是智能AI軟件的“加持”。
據介紹,電鷹科技的核心產品“電鷹智慧處理器”平臺,其設計目標為一款基于人工智能邊緣計算技術的(芯片)高集成度的無人機飛行控制嵌入式單板電路。產品計劃分為四個實現階段,每階段有每一代產品型號,依次迭代。
當前,電鷹科技致力于無人機服務應用和培訓服務,產品包括多旋翼無人機、固定翼無人機以及集群通訊,同時還以無人機為主要工具和平臺,輸出低空數據服務,從數據采集、處理分析、延伸到數字孿生服務。
“客戶需要無人機硬件,我們可以賣產品;需要數據采集,我們就從數據采集、處理分析、最后交付給客戶的是成果報告。”蔡曉東認為,要想在大疆一統江湖的格局下實現細分市場的突破,電鷹科技必須走出差異化的路子,將公司定位為低空數據服務商,而不是一家純硬件公司。
艾瑞咨詢CEO張毅指出,無人機領域的分類主要有三種,一是消費級無人機,主要用于拍攝,其技術門檻低、價格便宜、易于操作,能滿足普通消費者的娛樂需求;二是工業級無人機,作為一種高效便捷的輔助手段替代了原有工具服務于各行各業的日常工作中,例如農林、物流、油礦、城市建設、氣象探測等領域;三是軍用級無人機,無人偵察機/監視機、無人戰斗機、通信中繼無人機、電子干擾無人機和靶機是軍用無人機的代表類型。
“其中,工業級無人機通常對專業性要求較高,尤其針對所服務行業具有專業化和差異化的特點。例如:農業無人機側重消滅病蟲害,森林無人機主要監測防火被植被覆蓋,物流領域無人機會監測配送情況等。總體來說,工業級無人機的行業垂直化、專業化特點非常明顯。”張毅表示。
60多年前,范緒箕提出研制無人機的構想,由此中國揭開了無人機的發展序幕。如今,中國無人機憑借著自主創新,用“中國技術”和“中國質量”在世界范圍內引起廣泛的關注,凝聚了無數國家科研人士和企業的心血。
張毅指出,目前,中國無人機產業已走在全球頂尖行列,無論是消費級、工業級還是軍事級無人機,總體水平都相對較高。不過,在工業級無人機應用方面,國家目前還是具有較大的可提升空間,包括提升無人機產于專業化配套協調發展,無人機產品、服務以及整個應用范圍的商業場景擴充等。
無論是做硬件還是做軟件,在無人機領域已經接連涌現了越來越多的差異化技術和創新模式,共同推動工業無人機的更大商業價值和市場規模,以此打造“中國智造”的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