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位于武漢未來科技城的電鷹科技06考點,張強通過了民用無人機操控員的執照考試,成為一名有證的“飛手”。
張強是湖北省襄陽市生態環境局襄州分局生態監測站外采室主任,主要從事生態環境的各種現場監測工作。通過考試后,他將成為襄州區生態環境分局的第五位“飛手”。“無人機操作正在成為我們生態環境監測工作者的必備技能。”
張強以自己的工作為例,如果要進行大氣污染物采樣,可以用無人機裝設氣體采樣的各種傳感器,在空中進行大氣監測。他介紹,無人機也可以進行大型河流、湖泊等水體的采樣工作。以前采樣人員需要先租船,行駛到江河湖泊水體中央及各方位進行采樣,會受到航道情況不穩定、成本高等因素的影響,而現在一臺混合動力多旋翼無人機安裝上專門的水體取樣器,到達預定設置的取水點位置,就能夠在短時間內高效率地完成水體采樣工作。
同樣來此考點參加考試的29歲的王金鑫是位“老飛手”,他是第一批專職加入國家電網湖北省電力公司省機巡中心的成員,早在4年前已獲得無人機多旋翼機型的駕駛員資格。王金鑫介紹:“電力線路會對線路下方存在的植被、建筑物等非常敏感,需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有些樹木距離電力線過近會存在山火跳閘風險,機械施工在線路下方作業會存在外力破壞風險,巡檢需要去排查這種風險。以往,我們靠腳步丈量,用肉眼‘測距’,而現在無人機在電力系統的運用越來越廣泛,省機巡中心還專門打造了統一管控平臺,實現了無人機作業線上全流程管控。”
“最早一批引進的無人機已能替代電力工人沿線路步行、肉眼觀測,但在偏遠或地形復雜地區巡線仍存在難度。”王金鑫介紹,隨著科技進步,無人機各類機型更新迭代,如今使用的固定翼無人機已能飛得更高、更遠,作業時間更長、測得更準,操作系統也更加智能,可以更好地保證電網的安全穩定運行。
“并非讓它飛起來就算‘操作’。”王金鑫介紹,如今的巡檢可以讓無人機與電力線路保持50米以上的安全距離并高速飛行采集通道數據,也可以讓無人機對著鐵塔進行精細化巡檢。這需要的不光是“手感”,“飛手”還必須通過操作軟件和系統,在電腦上制作無人機飛行路線。
設在武漢光谷未來科技城的“中國民航民用無人機操控員執照考試點”是武漢新城第一個無人機考點。湖北省無人機行業協會秘書長、湖北電鷹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玲玲介紹,電鷹科技7年前已通過中國民航局無人機培訓機構審核認定,2023年8月正式審批通過中國民航局的無人機考試點認定。該考點僅開啟1個月已迎來超百名學員培訓及考試,生態環保、水務、電力等部門自己培育的“飛手”申請考證人數上升趨勢明顯。
據中國航空工業集團發布的《通用航空產業發展白皮書(2022)》顯示,預計2025年全球民用無人機市場規模將達5000億元,其中工業級無人機市場規模占比將超過80%。截至2022年12月31日,民用無人機駕駛員執照總數超15萬個,需求缺口仍較大。
參加無人機飛行學院培訓班的湖北黃岡應急管理職業技術學院無人機專業學子呂永庭介紹,自己是校企合作“黃岡飛行學院”第五期學員,不少師兄師姐都已在需要戶外作業的崗位上成為無人機操作骨干。
“無人機應用場景豐富,武漢針對行業‘痛點’、城市管理‘難點’等開辟新領域新賽道,塑造新動能新優勢,這一招很妙。”省無人機行業協會會長、電鷹科技創始人蔡曉東介紹,隨著2024年1月1日《無人駕駛航空器飛行管理暫行條例》的實施,低空經濟蓄勢待“飛”,在這條跑道上,武漢有布局、有“機”可乘,2023年又制訂《推進武漢市無人機產業發展實施方案》,加緊培育物流、測繪、環保等3個以上特色應用場景。